您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穿越重生

重生之征战岁月

时间:2023-05-27  来源:  作者:柳外花如锦
这个特战支队的战士,用自己的宝贵生命,为大队赢得了十分宝贵的二十多分钟时间,这宝贵的时间,足以拯救全体人员的生命。
两个分队长,来不及为牺牲的战友流泪,立刻保护欧阳教授和三十几个科学家,撤进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土围子。
刚进土围子,身后漫天黄尘,直压过来,马匪们疯狂而粗野的喊叫声在外面响起,雪亮的马刀,在夕阳的辉映下,闪着渗人的寒光。
听到马匪们的喊叫声,看到一千多名骑兵冲锋的气势,欧阳教授他们不由得面如土色,尤其是勘探队里的几个年轻姑娘,缩在墙角,双臂紧紧抱在胸前,身子瑟瑟发抖。
特战支队的战士们,枪口的准星,无声的瞄准前方,马匪们狰狞的的面孔,在准星里越来越清晰,如涛的马蹄声,敲击着人的心理防线。
(未完待续)




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三百二十一章 盐池喋血(二)
这是一处不知道什么年代,戍边将士修筑的古堡,历经岁月风沙的侵蚀和雕琢,只剩有高达丈余的寨墙,寨墙上的瞭望孔和箭垛尚大部分保持完整。
也许是为了抵御,来自蒙古高原的塞外骑兵的劫掠,土围子占据着这块儿地方的唯一一处高地,寨墙外有特别修筑的防骑兵设施。
联合勘探队撤进土围子后,把考察队员们安置在相对安全的地方,三百多名战士,上了围墙,依托箭垛和瞭望孔,严阵以待。
马匪骑兵冲到寨墙下,发现无法逾越,急得拨马团团转,只有在土围子的正东面,有一处入口,在一个匪首的吆喝下,马匪们蜂拥着朝寨门方向拥去。
忽然,寨墙上射来并不密集的子弹,三百多名战士,分散到四面寨墙上,根本形不成密集的火力,虽然射来的子弹很稀疏,准确度却非常高,是精准射击中的点射,每声枪响过后,都有一个马匪翻身落马,栽倒在地。
一阵排枪过后,醒悟过来的马匪,知道地势对骑兵不利,打马脱离火力射程,全部往寨子门口那集中,想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,一举攻进土围子。
在一个匪首的指挥下,大约三百多名马匪,狂呼着打马如飞,手里的马刀高举,一股暴虐的洪流般,朝土围子的大门,发动进攻,马蹄踏起的黄尘滚滚,气势汹汹。
骑兵的冲锋速度惊人,几百米的距离,眨眼功夫就冲到,忽然,土围子门口,射出来密集的弹雨,火力凶狠而集中,这不同于寨墙上的射击那样稀疏。
冲在最前面的马匪,就像被铁扫把扫过一样,连人带马栽倒在地。
两个分队长的战斗经验十分丰富,他们看出这个寨门是唯一的弱点,时间紧迫,来不及设置路障,就把仅有的八挺轻机枪,全部调到寨门口,加上驳壳枪,组成了唯一一处火力打击点,只要能守住寨门,就可以和马匪僵持下去,然后向师长请求增援。
他们的所采取的战术,无疑是非常正确的,第一冲击波的马匪,立即被打乱冲锋节奏,后面的马匪见到事情不妙,使劲儿勒住战马,调转马头,跑了回去。
前面的马匪就没有这么容易,他们已经收不住冲锋的势头,只能冒着弹雨,继续冲锋,一百来个马匪,横尸荒野,只有十余骑冲进土围子,随后,寨门被手雷爆炸的弹片淹没。
冲进来的马匪,没有后续部队,成为了孤军,这些马匪露出凶悍的本性,狂呼着挥舞马刀,朝手无寸铁的欧阳教授他们冲过去。
特战支队的战士们,飞身从寨墙上跃下,把马匪撞到马下,在地上滚成一团,短兵相接,这些马匪根本没有一点儿便宜可占,转眼工夫,十余具马匪的尸体,形状各异的躺在黄沙上,失去主人的战马,茫然的呆立在原地。
手雷爆炸的硝烟散去,土围子门口,尸体和死去的战马,暴露在黄沙弥漫的午后阳光下,强劲的黄土高原西北风,吹不去浓浓的血腥味儿。
第一冲击波的马匪,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后,慌忙撤退,他们没有料到,这些便装的零散队伍,会有这么强的火力,大意之下,吃了大亏。
马匪们调整了战术,用轻重机枪组成压制火力,连续组织了几次冲锋,均被击退,盐碱滩上,留下了几百具马匪的尸体。
打退了马匪几次进攻,特战支队的战士,也出现了较大的伤亡,牺牲了三十多人,负伤的有七十多人,部队几乎丧失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。
土围子门口,被斑斑殷洪的鲜血浸染,可见刚才的土围子大门争夺战,进行的多么激烈,主要是马匪的重机枪,给战士们造成的伤害最大。
后来,马匪有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,由四面分别攻击,这下,马匪就占不了便宜了,远距离精准射击,是特战支队战士们的拿手好戏,只要马匪一露头,保准吃上一颗飞来的子弹,当时就脑袋开花。
双方暂时形成僵持的局面,不过,局面对联合勘探队极为不利,他们固守的是一处绝地,如果没有援兵的话,等他们的子弹打光了,只能是任由马匪宰割的局面。
不再进攻的马匪,集中了所有的轻重机枪,对准一处围墙,猛烈开火,密集的子弹,就像高压水流冲刷沙土一样,把围墙一层层剥落。
很快就打出了一个大缺口,马匪们分成两个方向,展开了凶猛的进攻,特战分队的战士们,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,有几次,马匪们已经攻进土围子,硬是被比他们还凶悍的战士们打了出去。
鏖战过后,双方都筋疲力尽,马匪丢掉了四五百人,而特战分队的战士们,也前后共伤亡了二百来人,其中战死一百二十三人,部队伤亡三分之二。
两个特战分队长,目睹了自己的战士们壮烈牺牲的场面,心中已经痛苦得麻木,这些战士,都是精挑细选、百里挑一的好战士,他们可以在抗日的战场上,发挥更大的作用,却战死在黄土高原不知名的盐碱滩。
他们亲眼目睹了,一个战士,身上被砍中十几刀,临倒下之前,拉响身上的手雷,和六七个马匪同归于尽。
多么好的战士,就这样“轰隆”一声,人就没了,只记住了他的名字,特战支队,自从组建以来,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,在东北,在几十万关东军大兵压境的环境下,特战支队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伤亡。
两个分队长,心在撕裂般剧痛,战士们跟着师长和支队长,从遥远的白山黑水,到了华北大地,没有牺牲在日本人的手里,却被这些丧尽天良的马匪夺取年轻的生命,见到支队长,怎么向他交待。
求援的电报已经发出,师长派出部队赶到这里,需要一定的时间,只有咬着牙,苦撑着等待,在增援部队到来之前,决不让马匪踏进土围子半步,哪怕是特战分队全部战死,也要支持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刻。
包围联合勘探队的马匪,严格来说,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职业马匪,领头的叫马朝宗,是西北五马之中,宁夏的军阀马鸿逵的堂侄子,是个旅长。
他带领的部队,全称叫宁东保安旅,在宁夏外长城一线,安定堡、柳杨堡一带驻扎,替他叔叔把守宁夏的东大门。
因为天高皇帝远,马鸿逵平时很少顾及到这里,马朝宗就成了这一带的土皇帝,时不时的脱去军装,扮演个马匪之类的角色,打家劫舍,袭击过往客商,暗地里发黑心财。
然后,摇身一变,又成了宁东保安旅的正规军,打着剿匪的旗号,各处派剿匪捐,里外捞好处,自己剿灭自己,那不是天大的玩笑吗?
一来二去,盐池这一带的商旅渐渐断绝,大家宁可绕远走别的路线,也不从这里经过,马朝宗断了财路,已经很久没有宰到肥羊了,急的眼睛直冒火。
联合勘探队五百来人,进入盐池一带的时候,就被马朝宗的探子给盯上了,从这些人的衣着打扮上来看,就知道是城里人,可比乡下的穷骨头们油水儿大多了。
尤其是那十几个年轻漂亮的娘们儿,白嫩嫩的脸蛋儿,浑身上下透着那么一股子洋味儿,可比本地的乡下丫头喜人多了,几路密探,跟踪了联合勘探队几天,弄清楚了他们的行动规律。
飞报马朝宗,马朝宗闻听大喜过望,好久没有开洋荤了,手闲的正发痒,五百来号人,每人就算五百大洋,那是多少?
马朝宗的眼前,白花花的大洋乱蹦,他马上点齐一个坚强团一千八百多人马,在密探的带领下,连夜杀奔勘探队的野外宿营地。
马朝宗对这类活计,业务纯熟,前年红军西征时,他曾经参加了西北五马,集聚全部力量,围攻红军主力于高台、西昌营子一带的战斗。
把红军西路军打散之后,马朝宗带着自己的部队,沿途搜索失散的红军战士,被他抓获了不少,其中还有很多红军女战士,下场都很悲惨。
除了被各级马家军军官们霸占之外,有的被贩卖到外地,还有的被赏给打红军立功的马家军士兵,马朝宗现在府里的使唤丫头、打杂的下人,还有很多是被俘的红军战士。
如果欧阳教授他们,按照原来的计划返回定边,马朝宗也就扑空了,他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,也不敢去攻击定边县城。
按照马朝宗的估计,这帮手无寸铁的城里人,到他的地盘,那就是真主给自己送的一份大礼,却之不恭,枪声一响,就等着绑人吧,他还特意叮嘱手下,多带些麻绳。
哪知道,一开战却打成这个样子,折损了五百多号弟兄,连一个破土围子都没有打下来,遇到硬碴子了?
他把几个密探大骂一通,就没看出来,这些人又武装护卫?就这样耗下去,别说白花花的现大洋,水嫩嫩的城里娘们捞不到手,要是对方来了援兵,自己这一千多号人马,能跑回去的恐怕没有几个,这地方离共匪也不太远,骑马行军,大半天就到。
马朝宗命令全体进攻,这一次,务必拿下土围子,唐秋离他们赶到的时候,正是马匪进攻最猛烈,土围子形势最危急的时刻。
(未完待续)



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三百二十二章 命不该绝
马朝宗为了能一举拿下土围子,倾其全部兵力,展开进攻,他又在寨墙的另一侧,用轻重机枪打出一个缺口,这样,就有三个攻击点。
一千三百多马匪,分成三个攻击方向,蜂拥着往突破口进攻,这些亦匪亦兵的家伙们,也打红了眼,按照宁夏马鸿逵部队的传统,最先攻进敌方城镇或据点的,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,有优先挑选财物和女人的权利。
剩下的特战分队的战士,被迫分到三个方向,抵御敌人的进攻,每个突破口,只有三十多人,压力剧增,形势万分危急,负伤的战士,也都爬到突破口,拼命的往外射击。
轻机枪子弹,早就打没有了,不时有身负重伤的战士,拉响身上的手雷,滚进马匪军的人堆里,用生命和纷飞的弹片,卫护着摇摇欲坠的防线。
两个分队长的心,已经麻木,牺牲的战士太多了,一声硝烟,就是一个优秀的年轻生命消失,他们接到师长亲自赶来增援的电报后,电台就被打坏了,通讯兵当场牺牲,此后,再也没有消息。
只有咬牙苦撑,战至最后一人,为了身后那些科学家,射击,不停的射击,马匪人真他妈多,打到一个,后面涌上来一大帮,子弹已经不多了。
夜色之中,土围子里外硝烟弥漫,手雷爆炸的火光,不时映照出马匪们鬼魅一样的影子。
唐秋离观察了一下战场形势,把分散的金汤镇的乡亲们收拢在一起,会这二百来手里拿着原始武器的乡民,分散攻击,对上千马匪来说,没有多大威胁,反而会造成乡亲们的伤亡。
把力量集中在一起,攻其一点,打进土围子里,和特战分队一起坚守,兴许能撑到天亮,到时再作打算,唐秋离手里的力量,只有这么多,希望马匪知难而退。
三十名特别卫队的战士,双手拿着四枚手雷,在唐秋离的命令下,向围攻土围子正门的马匪,发动突然攻击,一百二十颗手雷,把土围子正门外面的开阔地,炸成一片火海。
哪里的马匪,被这突然打击,造成了重大伤亡,进入土围子的道路,被豁然打开。
乡民们在特别卫队的战士们带领下,迅速冲进土围子里面,山虎和唐秋离在队伍后面断后,山虎手里的重机枪发出慑人的狂啸,企图尾追的马匪,被打得七零八落,惨叫连连。
这种时候,受过训练的战士进普通乡民的区别,就明显看出来,战士们随手捡起地上的枪支弹药,动作如行云流水,毫不迟涩,而乡民们只顾低头猛跑。
短短的距离,就有十几位乡民受伤,特别卫队的战士牺牲两人,负伤八人,山虎的左臂,被子弹穿过,不过,不影响战斗力,唐秋离的后背,被马刀砍破一道深深的伤口,深可见骨。
土围子里面,一片欢呼之声,师长亲自来增援咱们了!战士们士气大振,一鼓作气,把突进土围子的马匪,全部消灭,随着唐秋离带领的非正规援军的到来,局势暂时稳定下来。
马匪退到了刚才进攻的出发地,重新调整部署,没有罢手的意思,马朝宗已经被巨大的失利刺激得失去理智,被手下的鲜血染红了眼睛,就是刚才的这一次进攻,自己又丢了三百多弟兄。
来的援军人数不多,而且没有重武器,马朝宗咬牙切齿,一次普通的猎获行动,几乎折损了一半儿人马,自从领兵以来,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。
马朝宗的眼里,已经不是一堆白花花的大洋,而是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,绝不能放过这些可恶的家伙们,当然,女人不能杀,需要在她们的**上,发泄自己和手下的邪火。
两个特战分队长,见到唐秋离,就像见到久违的亲人,悲喜交加,脸上是悲愤和惭愧的神色,眼中的泪珠,抑制不住的流淌下来,竟然声音哽咽起来。
唐秋离心里一沉,对于两个久经战阵的军人来说,见惯了生死离别、血与火,只有身边的战友,出现重大的伤亡,才会让他们如此失态。
刚才的一场血战,他们又失去了五十多个战友,可以这样说,在陕西一个默默无名的盐碱滩,两个特战分队,三百多名精锐的独立师战士,有二百多人血染荒滩,被打残了编制。
唐秋离知道伤亡不小,他暂时还不知道,伤亡数字会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中,环顾还在冒着袅袅余烟的战场,看着默默整理武器,看向自己的目光,是那么坚定和亲切的战士们,身上的斑斑血迹,累累伤痕,见证了刚才的生与死的搏斗。
唐秋离想说些什么,却被一种情绪堵住了胸口,他只能回望黑战士们欣赏和鼓励的眼神。
欧阳教授见到唐秋离,就像黑夜里见到一盏明灯,紧握着他的手,身体颤抖着,面如土色,说不出话来,显然是惊魂未定,在他六十多年的生命里,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危险的场面,没有见到过如此惨烈的搏杀。
土围子外面,马匪的轻重机枪有开始狂吼起来,马朝宗投入了全部兵力,做最后的攻击,惨烈的战斗,又开始了。
在马匪拼命的攻击之下,形势又变得危急起来,乡民也出现了伤亡,山虎的重机枪,成了整个防线的支柱,哪里危急,山虎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,一次次打退马匪的进攻。
马朝宗显然是孤注一掷,不踏平这个土围子,他绝不收手,短兵相接的场面,又一次出现,唐秋离也挥舞着马刀,投入到肉搏战中。
战到天色微明,土围子里所有人,已经筋疲力尽,成为强弩之末,唐秋离苦笑着,命运真是捉弄人,不知道还能否顶住马匪的下一次进攻,难道自己的生命,就要掩埋在这漫漫黄沙,遍地盐碱的塞外荒滩?
突然,在马匪包围圈的外围,响起了激烈的枪声,还有手榴弹的爆炸声,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,无数的人影,从四面冲了过来。
和特战分队打了一天一夜,已经是疲惫不堪的马匪,被这突如其来的进攻,彻底打没了最后一丝勇气和凶气,失去斗志,纷纷上马,慌不择路,就像被惊散的鸭子,四散奔逃。
气焰嚣张的马匪,现在尝到了被包围的滋味,逃跑之中,顾不得躲避和掩护,沿途不断有马匪被击中落马,溃不成军,马朝宗只带着几名卫士,落荒而逃。
一个加强团的马匪,一千八百多人,所剩无几,逃得性命的,不过两三百人而已。
枪声渐渐停止,解围的部队,在有秩序的打扫战场,看这种样子和他们身上的军装,应该是红军的部队。
一个高大的身影,健步走进土围子,朗声问道:“那位是秋先生?徐海东救援来迟,秋先生受惊了!”声音浑厚有力,自有一股慑人的气势。
唐秋离没有想到,会在这种情况之下,和心仪已久的徐海东将军见面,而对他亲自率队来救援,更是出乎意料,而且红军部队到来的速度,更让他吃惊。
唐秋离迎上前去,徐将军的眼中精光一闪,浓眉微微耸动一下,显然是对唐秋离如此年轻,很感意外。
唐秋离一拱手:“徐将军,久闻大名,将军的威名,秋离早有耳闻,只是无缘相见,今日有幸,得见蒋委员长出五十万大洋,要买项上人头徐将军!”
徐海东更是惊讶,此人年纪不大,谈吐不俗,绝非等闲之辈,说起国共之间的事情,更是一语道破,而且身上还有一股久经沙场的铁血军人的味道。此人的来历,绝不一般。
徐将军朗声大笑,透着坦诚和豪迈,显然是对唐秋离的恭维和马屁毫不感冒。
双方一见面,互相产生了极大的好感,源于两人都是领兵打仗,厮杀疆场的将军,有一股惺惺相惜的意味。
从徐海东的话里,知道事情的原委,唐秋离在客栈写的那封信,经过吴团长,很快送到徐海东将军的手里,此时,徐将军正在组织部队,开展大练兵运动,手上的一个骑兵团,正好在身边。
接到信件后,徐将军感到事情严重,一来,吴起、定边和盐池一带,是红二十五军的防区,他可知道哪些所谓的马匪,是些什么货色,根本就是宁夏马鸿逵的部队,自己和他们没少交过手。
这帮家伙,手里沾满了红军西路军战友的鲜血,平时龟缩在宁夏境内倒也罢了,现在竟然跑到自己的防区来打劫,找机会收拾你们还费事,现在送到嘴边上来了,不打我就不是徐海东。
二来,陕北革命根据地,一直是偏远落后地区,很少有人来投资,经济相当困难,现在,好不容易有了肯花钱在这贫瘠之地,要是被马鸿逵的匪军给消灭了,那可是陕北根据地巨大的损失。
从哪一方面来说,火速救援都是义不容辞,徐海东马上集合骑兵团,立即起程,连夜赶往唐秋离在信中所说的地点,作为资深军人,当然明白救兵如救火的道理。
一路急行军,终于在唐秋离独立师的战士们,和联合考察队,金汤镇的乡民,即将陷入灭顶之灾的关键时刻,神兵天降,一举解围。
天色大亮,唐秋离猛然看到,在土围子一处墙角哪里,独立师特战支队战士们的遗体,还带着满身的硝烟和血迹,摆满了一地,他的心猛然剧痛起来,终于明白,两个分队长面对他的时候,那种表情说明了什么。
(未完待续)



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三百二十三章 有仇必报
遍地战死的战士们的遗体,身上连一块白布都没有遮盖,一排排的躺在漫漫黄沙上,初生的朝阳,映照着一张张已无生机,年轻的脸,身上,还带着血战的痕迹。
唐秋离脸色铁青,低沉着嗓音,对两个特战分队长说:“报告伤亡人数!”他知道,部队出现了伤亡,但他敢不相信有这么大的伤亡,希望自己看到的,不是真实的情景。
“报告师长,特战支队第六、第九分队,共有战士三百二十六人,战死二百一十七人,负伤八十一人,”也就是说,在在这个土围子里,两支特战分队,仅生还一百零九人,还大部分负伤。
两个分队长报告完,止不住眼泪流了下来,这些躺在黄沙上的战友,都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兄弟手足,从东北一路打到华北,多少险恶的环境都闯过来,他们的心,已经疼的被撕裂。
唐秋离惊呆了,这是独立师最精锐的部队,倾注了他和秋泉哥多少心血,这些战士,都是从全军各个部队,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,每个人有着消灭日本鬼子的辉煌纪录,他们本身,就是独立师的一部战斗经历。
而现在,那些静静躺在黄沙上的战士,却被这些马匪夺去了生命,如果不是打这种阵地坚守战,再多一倍的马匪,也占不着便宜,他们的身后,就是手无寸铁的一百多名科学家。
他们是为了完成自己交给的任务,用年轻而勇敢的生命,履行了一个战士的责任,唐秋离浑身的血液,沸腾的燃烧起来。
山虎也过来报告,特别卫队的战士,牺牲两名,金汤镇的乡民,战死六人。
独立师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,尤其是精锐的特战支队,几乎很少出现伤亡。
就在这时,徐海东将军走了过来,他也了解了联合勘探队伤亡情况,想过来安慰唐秋离一下,在徐将军看来,打仗哪有不死人的,这种场面他见的多了。
中央红军在突破蒋委员长的湘江防线时,八万多红军,为了掩护庞大的中央机关渡江,与数量和装备都优于自己数倍的中央军,血战数日,血染湘江,江面上浮尸累累,经此血战,八万多中央红军,锐减为三万多人。
秋先生毕竟只是个商人,恐怕他难以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,或者是考虑到环境险恶,而萌生退意,陕甘根据地还不容易才来的投资者,就此离去,是莫大的损失,这徐海东将军的想法。
“秋先生……”徐将军只喊了一声,他惊讶的发现,这个文静而年轻的秋先生,身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化,那是一股浓浓的杀气,冲天而起,连他这个久经战阵,见到过无数生离死别场面的老将,心里都不由自主的冒出寒气。
没等他再开口,“徐将军,借一步说话,”唐秋离对着徐海东说道,徐海东注意到,他的眼睛里,射出慑人的寒光。
1...139140141142143...1146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