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穿越重生

重生之征战岁月

时间:2023-05-27  来源:  作者:柳外花如锦
至于奉了谁的命令也没说,这是一支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联合执法队,专门负责西安市面上的纪律,惩戒违反军纪的两支部队的军官和士兵,权力极大,平时好使惯了。
这山虎能答应吗?连周玉山都不答应,说着说着就呛起来了,越说火气越大,山虎不是个吃亏的主儿,连日本人都像宰小鸡似的,手里的重机枪,最少要过几千个日本人的性命,能吃这套?
刘队长也是个不让份儿的茬,在加上十七路军的少校更是不依不饶,双方火气越来越大,东北汉子哪有一个是好脾气的,尤其是当兵的,个顶个火爆脾气。
吵吵的功夫,刘队长忍不住动手了,他一把抓住山虎的肩膀头,想把山虎撂倒,反被山虎叼住手腕子,低下一个寸腿,就势一用力,刘队长偌大的身体,飞出两三米远。
“咕咚”一声,摔个结实,刘队长脸上挂不住劲儿了,翻身跳起来,伸手把枪拔出来,这些军法处的士兵,看到带队长官都动家伙了,手底下也不慢,“哗啦”拉到枪栓的声音不分个数的响,把警卫大队的战士围在中间。
山虎一摆手,战士们也迅速的举起手里的枪,这一对峙,看出高低来了,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士兵,手里的家伙都是步枪,只有几把驳壳枪是自动火器。
独立师警卫大队的战士们可就不一样了,本来就势精锐部队,好装备优先照顾,手里的都是日本百式冲锋枪,山虎更是恐怖的提着重机枪。
而且警卫大队的战士们,右手单手持着冲锋枪,左手都拿着一枚日式小甜瓜手雷,这就是说,对方除了会遭到暴雨般冲锋枪子弹的打击,随之而来的,还有一轮手雷的打击。
警卫大队战士们的战术动作,也显示出了良好的训练素质,三人为一个小组,把山虎和周玉山围在中间,更有四把冲锋枪,分别对准刘队长和那个少校,只有一开火,第一时间,这俩带队的军官,就会被打成马蜂窝。
这阵势还真把他们给镇住了,看着百式冲锋枪的枪口,军法处的士兵没敢动手,虽然日本人的百式冲锋枪不咋的,可在当时的中**队里,成建制的装备自动武器的部队,还真不多见。
双方都很明智的没有先开枪,山虎和刘队长就像掐架的两只老虎,瞪眼怒视,分毫不让,事情就僵持在这。
西安闹市街头,两队三方士兵对峙,拔枪相向,场面紧张,有一触即发之势,这件事,迅速传遍西安古城的大街小巷,有好事儿不怕死的市民,远远的躲在自认为安全的地方,饶有兴致的看着一群士兵,乌眼鸡似的各不相让。
唐秋离刚一听到这个消息,心里一惊,他倒不是怕山虎和周玉山吃亏,警卫大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准,他心里有数,他是怕山虎控制不住脾气,把事情搞复杂,不好收场。
毕竟不是来斗气、逞强的,他要马上赶往现场,走出几步,又停下了,把跟在他后面,戎装整齐的梅婷弄得一愣,不解的看着他。
事情出在你们的地头,两面士兵掐起来了,而且是在闹市区,看张杨二位怎么能沉得住气,就让山虎和他们对峙,警卫大队的士兵,这样不吃不喝站三天都没有问题。
就看你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能不能陪得起,事情出来了,着急的应该是你们二位,我就在这里等,唐秋离暗自打算。
看那个能耗得起,屡次约见,都吃了闭门羹,这回,等着张杨二位找上门儿来。
(未完待续)




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会张杨
唐秋离打定主意,惬意的躺在行军床上,随手拿起一本书,津津有味的看起来,梅婷欲言又止,她好像明白了,师长自有打算,把唐秋离茶杯里的水加满。
然后,静静的坐在一旁,黑白分明的大眼睛,不住的打量被书中内容吸引住的唐秋离,越看心里越喜欢,这种镇定功夫,不是那个人都能具备的。
两帮士兵五六百人,在那荷枪实弹的对峙,一方忍不住,就会酿成血案,他却像个没事人似的,梅婷自问做不得这一点。
傍晚的时候,双方士兵对峙,已经超过十个小时,还没有一方服软认输,撒手撤退。
只不过,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联合执法队的士兵,脸色不太好看,神情委顿,额头冒汗,双腿打颤,呈体力和精力均不支状,只不过是凭着一口气硬撑着。
反观独立师警卫大队的战士,精神抖擞,握枪和拿手雷的手,没有半点儿抖动,就像打了兴奋剂,瞧这架势,再站上个一天半夜的,小意思。
吃完饭没事的市民,看着没有啥危险,越聚越多,有心眼儿活泛的小贩儿,干脆支起汽灯,趁着人多,做起了小买卖,很快形成了一个临时的集市。
一边儿是枪口相向,互不相让,斗鸡似的几百个大兵,一边儿是人头攒动的无数市民,在饶有兴致的看热闹,期间夹杂着小贩们的吆喝声,真不知道,这是不是当时古都西安特殊的一景。
张学良和杨虎城有点儿坐不住了,事情毕竟发生在西安的闹市区,华北独立师,是奉命来到这里,出了问题,这二位逃脱不了干系,他们的心思和唐秋离一样,等着对方先上门,在气势和先机上能占据主动权。
可惜的是,他们遇到了年纪不大,却老谋深算的唐秋离,屋里静谧安详,梅婷这丫头身上的淡淡体香,似有若无,唐某人很受用,现在都有美美睡上一觉的想法。
赵玉和敲门进来,报告说,外面有张副总司令的侍从副官,等候师长召见,说有要事禀报。
唐秋离把视线从书本上挪开,嘴角浮上一丝得意的微笑,张学良和杨虎城终于坐不住了,梅婷心里暗说,真狡猾,终于等着对方先开口了。
张学良的侍从副官说明来意,张副总司令和杨主任,请唐军长屈尊赶赴西安绥靖公署,就双方士兵武装对峙一事,见面详谈,为三支部队和平相处计,商量一个最为妥善的办法,解决当前的问题。
这个侍从副官小嘴儿挺会说,话说得听着舒服,显然是张学良身边跑腿儿学舌的一把好手,见过世面,可也被梅婷的美丽和气质给惊讶的一愣神儿。
梅婷这丫头本来就漂亮,一身合体的军装,更是勾勒出傲人的曲线,女性的柔美之中,又包含着军人的飒爽英姿,如此年轻的女上校,在当时的中**界并不多见。
更让他惊讶的是,唐秋离这个二十岁左右的中将,在当时的中**界,绝无仅有,想想自己,都快到三十岁了,还是个小小的上尉,一时倒有些心灰意冷,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算是白混了。
梅婷给唐秋离拿过将军披风,自然的就像是过门儿多年的小媳妇,侍从副官是个眉眼通透的机灵人,一眼就看出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。
忙补充到,张副总司令和杨主任,也盛情邀请唐军长的宝眷到市内一游,我们四小姐很好客的。
唐秋离刚要纠正侍从副官的说法,梅婷在一边儿紧忙答应了,这丫头本来就为不能跟随唐秋离一起去,动脑筋呢,有这机会,哪能放过,这个时候唐秋离要是揭穿了,就太不近人情,会让梅婷很难堪,只好瞪了她一眼,算是默许。
唐秋离轻车简从,只带着着梅婷和十几名卫士,分乘几辆汽车,赶往西安市内的绥靖公署大楼。
双方的最高长官都出面了,对峙的士兵那还有什么话说,纷纷收起枪,各自返回驻地。
只不过,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士兵,大多数是被搀着走的,独立师警卫大队的战士,喊着响亮的口号,排着整齐的队形,气势高昂的依次登车。
前来传达师长命令的参谋处长赵玉和,告诉这些战士,伙房已经给你们准备了白面大馒头,猪肉炖粉条,回去好好吃一顿。
估计联合执法队的士兵回去,就算不是清锅冷灶,也只能啃高粱面窝窝头,喝咸菜汤了。
临走时,刘队长佩服的队山虎说:“黄大队长,你们真行,是个东北纯爷们儿,我老刘打心眼里宾服!”
看热闹的市民,见没有打起来,也就三三两两的散了,不过,这一段插曲,够这些市民们茶余饭后议论好一阵子了。
唐秋离的汽车到了西安绥靖公署大门口,张学良和杨虎城在门口迎接,这两位都是上将军衔,唐秋离不能失了礼数,立正敬礼:“张副总司令、杨主任,唐秋离冒昧打扰,手下士兵缺乏管教,多有失礼之处,还请两位多多包涵,秋离在这里先行赔罪了!”
说完,端正的军礼,这就是唐秋离会做人之处,他知道,中国人都好面子,所谓的“不蒸馒头争口气儿!”既然这两位先低头,自己再盛气凌人,态度高傲,架子拿足,反而不美,让人家心里不痛快,影响以后的大事。
唐秋离这一手,很显然,出乎张杨二位的意料,唐秋离算是半个钦差,把责任先揽到自己身上,当面承认错误,态度谦恭有礼,风度、气质俱佳,两人对唐秋离的好感大增。
唐秋离没来之前,张杨两人,已经商量好很多条对策,来对付唐秋离,最好借这个事件,把唐秋离挤出陕北,不破坏陕北三方微妙的平衡局面,也落得个清静。
唐秋离这一手,让他们商量好的对策,全无用处,张学良首先迎了过来,唐秋离仔细观察这位在中国历史上,大名鼎鼎、举足轻重,甚至改变了历史走向的传奇人物。
张学良风度和气质,具是上上之选,被称为民国四大公子,并非浪得虚名,只不过,这位张少帅自从离开东北,日子过得很不顺心。
脸色憔悴,一些细小的皱纹,悄然爬上白皙、英俊的脸庞,单眼皮下,一双锐利的眼睛,布满血丝,显得疲惫而倦怠,不知道为什么,唐秋离从他的身上,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无奈和愤懑,还有深深的无力感。
这让唐秋离收起了在骨子里对张学良的轻视,家破人亡,故土沦丧于日寇铁蹄之下,三千里江山,几千万百姓,祖宗基业,杀父之仇,一股脑的全丢了,背负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,他生活在什么样的重压之下?
远离故土,客居他乡,和不是敌人的人去拼命,中央方面颇多猜忌和限制,张学良很不容易。
唐秋离很奇怪的想到,如果九一八事变当天,张学良率领三十万东北军,和日本人血战到底,那结果会怎么样?中国的历史,一定会走向一个不为人知的方向。
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,任何人都无法改变,如果历史可以重来,他相信,眼前英姿勃发的张少帅,会选择不一样的做法,也就有了不一样的结局。
可惜,造化弄人,唐秋离心里,忽然很理解此时张学良的心境和想法,那是从已知的历史之中,最透彻的理解。
少帅的性格之中,多得是坦诚和天真,是个性情中人,他亲热的拉着唐秋离的手,手掌温热而宽厚,两人并肩向杨虎城走去。
相对于少帅的而言,杨虎城将军,朴实的脸上,有双和外貌不太相称的,精光四射的眼睛,此时,他正打量着唐秋离,好像要看穿他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如此年轻,却能有这样的高位,掌管一方军政大权,手中有雄兵十数万,颇受蒋委员长器重,这个年轻人不可小视。
他和张学良一样,都对唐秋离的年纪感到吃惊,不同的是,杨虎城从最初的震惊之中反应过来,暗生警惕之心,此人不可小视。
神态客气之中,保持着应有的距离,让人琢磨不透,这是个出身贫苦,凭着自己的努力,走到今天的高位,历经社会练达,有城府、有思想,而又保持淳朴天性的人,唐秋离在心里,给杨虎城将军下了定义。
三个男人光顾着寒暄,弄一些礼数,却忽略了跟在后面的梅婷。
梅婷也没有着急,她知道,自己是不可能被忽视的,含笑看着三个性格迥异,年龄差距颇大,却都是手握重兵,一方诸侯的男人们,在那打机锋,尤其是唐秋离的一番话和表现,让梅婷看得美目异彩连连。
张少帅在美女面前,从来都不会失了礼数,绅士风度极佳,他连忙表示歉意,风度翩翩的邀请梅婷走在前面,文雅的询问了梅婷的姓名。
他对杨虎城说:“虎城兄,唐军长和梅婷小姐在一起,是否有金童玉女的感觉,在他俩面前,我觉得自己真的老了,”言语之中,不胜感慨。
张少帅的直言快语,弄得唐秋离很不自在,又没法反驳,只能尴尬的讪笑,杨虎城却是一阵爽朗的大笑:“汉卿所言极是,怕是两位早就私定终身了吧?”
这跟杨虎城的性格很不相符,初次见面,双方互不了解,这种玩笑开得过大了,连张学良都是一愣。
唐秋离注意的看了杨虎城一眼,这位陕西的实力派人物,看出梅婷的身份来了?话中有所指?
(未完待续)



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三百一十五章 古都夜宴
梅婷却没有想得这么多,她的心里只有高兴和甜蜜,觉得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,真是善解人意,句句话都说到我的心里,对他俩的好感大增。
进了会客室,梅婷知趣的礼貌告退,随着副官去后宅,和赵四小姐见面,她知道,这三个男人要谈大事,这种时候在看不出眉眼高低,就不是她梅婷了,再者,她没有忘记唐秋离交给她的任务,和张杨二位的内眷搞好关系。
不知道三个人都谈了些什么,中途要了一次酒菜,等出来的时候,东方欲晓,清爽的晨风,不时送来三个人的谈笑之声。
告别的时候,已经是“汉卿兄、虎城兄,秋离老弟”亲热的称呼上了,张学良的神色变得神采飞扬,精神奕奕,杨虎城还是含笑而立,只不过,目光之中,多了很多真诚和欣赏。
至于到底这三个人彻夜未眠,还喝了顿小酒,都谈了什么,鉴于当事人守口如瓶,闭口不谈此事,身边的人问得急了,以微笑作答,具体内容,终是不得而知,遂成千古谜团。
唐秋离心情很好,坐在车里,还似乎陶醉在昨晚的气氛之中,梅婷在他身边,闻到他满身的酒气,皱了皱可爱的小鼻子,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唐秋离喝完酒之后的样子。
微醺之中,神态放松,脸上和身上,以至于浸到骨子里的那种杀伐之气,荡然无存,他现在的模样,就是一个人畜无害,阳光快乐的大男孩儿。
不了解他的人,又哪里能知道,这个大男孩儿,可以指挥千军万马,顷刻之间就会炮火连天,伏尸满地,杀人盈野。
梅婷看得有些痴了,男人真是奇怪的动物,他们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一面,没有展现。
唐秋离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,到了西安这么多天,总算放松心情,酒意上涌,他一头扎到行军床上,晚上还有张杨二位盛大的欢迎宴会,可不想睡眼惺惺的去丢丑。
梅婷给唐秋离盖上被子,这丫头很自然的担负起了,照顾唐秋离生活的重任,理由是,师长身边都是一大帮男人,粗手笨脚的,怎么能照顾好?
不过,自从梅婷担任了唐秋离特别助理这一职位,唐秋离的生活,规矩、干净、有条理很多,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,咋一开始,唐秋离还有些不习惯,后来也就适应了,反而有点儿离不开梅婷的感觉。
然后,她悄悄的退了出去,屋子里,响起了唐秋离微微而又香甜的小呼噜,外面,卫士肃立,夏日的晨风徐徐,吹动绿叶沙沙喃语,艳阳升起,又是晴朗的一天开始。
华灯初上,璀璨的灯光,遮住了已老的容颜,古都西安,又成为一位盛装的贵妇,向你款款走来。
西安各界名流贵媛,军政两界要人,纷纷出席今天晚上的欢迎宴会,谈论的话题离不开今晚的主角,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,手持酒杯,相谈甚欢的三个男人。
因为酒宴尚未开始,人们都知趣的不去打扰这这三位,也不敢去打扰,他们那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实权人物,国民政府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、东北军首脑张学良,十七路军总指挥、陕西省政府主席、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,二十九军军长,华北独立师师长,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唐秋离。
都是一方诸侯,一跺脚地面乱颤的人物,邻座是赵四小姐和梅婷,不知道什么原因,杨虎城的夫人没有出席今天的晚宴。
她们两个是另一对儿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,宛若两朵并开的花,春兰秋菊,各胜擅场,难分高下,一夜的功夫,两人的感情相处的颇深,在那喃喃细语,吸引人的眼球。
唐秋离得以在近距离观察这位,青史留名的赵四小姐,如果说,二十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玫瑰的话,那么,“少帅”张学良与“赵四小姐”赵一荻无疑是其中最绚丽的一对。
时年赵四小姐只有二十五岁,正是灿若芳华,脱去少女的青涩,女人一生之中最为美丽而又有魅力的年纪,也许经历了人生许多变故,洗去铅华,岁月凝聚成了内敛的气质和美丽。
唐秋离只能用一句成语来形容自己的感觉“蕙质兰心”。
陪坐在一起的梅婷,无论在气质和容貌上,都不逊色于赵四小姐,梅婷今天没有穿军装,而是一袭旗袍,勾勒出曼妙的身材,淡雅袭人。
一些有身份的富家子弟、名门之后,频频注视梅婷这边,不断的打探她的身世,跃跃欲试,掩饰不住倾慕之情,无不想抱得美人儿归,赵四小姐不用想了,她身边这个美女却是新面孔,如此佳人,实属罕见。
等打探到实际情况,无不垂头丧气,怅然若失,论各方面条件,都和那位唐将军相差甚远,拍马难及,死了这份儿心吧,一个不好,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。
这一刻,不知道破碎了多少少年的心,看向唐秋离的目光之中,多了许多羡慕还有些许嫉妒。
酒宴开始后,气氛热烈,张学良不知怎么,是触景生情还是有感而发,忽然放开禁忌,高声说道:
“各位,我身边这唐将军,是我东北老乡,九一八之后,我撤出东北,我的老乡,在家乡高举义旗,振臂一呼,身边聚拢了很多能人志士,几年时间,麾下有数万精兵强将,在白山黑水间,屡次痛击日寇,打得关东军闻风丧胆,损失惨重!”
“想我张汉卿,空有几十万将士,却是失地千里,祖宗的基业都丢了,来到这大西北,和不是敌人的朱毛红军,打得你死我活,细细想来,汉卿愧对家乡父老,实在无颜见到故乡人!”
说完,把手中的就一口喝干,唐秋离注意到,张学良的眼睛里,闪着泪光,这也许就是张学良能发的西安事变的原因之一吧?
不过,这话有点儿犯忌讳,传到南京老头子耳朵里,又是一把闹心事儿,张学良的日子也会更难过。
赵四小姐微微皱了下眉头,看向张学良的目光之中,不乏担忧,显然是没有想到,在这种公开场合,自己的爱人会说这些不能拿到桌面上的话。
杨虎城在一旁连忙打圆场,汉卿喝多了,酒话酒话,说完,凌厉的目光扫视全场一周,精光四射,杀机隐现,在场的都是精明之人,哪里不晓得杨虎城的意思。
张学良的话,今晚就此打住,不可外传,张学良说到底,还是外来户,杨虎城可是坐地虎,在陕西经营多年,势力遍及全省,根深蒂固,在场的那位不是仰仗杨虎城发财,傻子才去触霉头。
张学良也醒悟过来,就势下坡,佯装有酒,打着哈哈,把这事儿差过去,大家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,唐秋离也不免不了应酬几句。
酒宴进行到很晚才结束,唐秋离又被迫喝了不少酒,坐在车里还有晕乎乎的感觉,不过,心情相当的好,和张杨二位相处的极为融洽,来西安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。
现在,就等着欧阳教授他们传来好消息,好动手大干。
唐秋离觉得心里发热,不由得扯开衣领,一方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手帕递了过来,他随手接过,擦了擦额头的汗,一股姑娘的体香,倏然钻进鼻孔。
唐秋离醒悟过来,是身边的梅婷,他不好意思的看着已经被汗水打湿的手帕,左右为难,梅婷看到他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。
说实话,自从梅婷负伤之后,她的性格改变了很多,有的时候,唐秋离几乎都怀疑,这还是刚一见面时候的梅婷吗?
尤其是今晚,梅婷展示了作为女人的另一面,一直以来,唐秋离都把梅婷当做是一个能干的下属,充其量是一个能干又漂亮的下属。
而今晚脱去戎装的梅婷,使他依稀看到小玲的影子,却绝不相同,她们俩就像不停变化的云朵,存在于唐秋离的过去和现在,从外貌、性格、气质上,梅婷和小玲没有一点儿相似之处,却让唐秋离感觉到,有一种极为熟悉的东西,存在于梅婷的身上。
看着唐秋离沉思而又变化不定的脸色,梅婷睁着漂亮的大眼睛,探寻的看着他,不知道为何一个简单而自然的动作,会让唐秋离又这么大的心里变化。
她聪明的没有去询问,这种时候,打扰唐秋离,是最愚蠢的女人才会做的事情,梅婷不会起刻意探究唐秋离的内心想法,尽管她知道,在这个男孩儿身上,一点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,还有许多伤心的往事,否则,他也不会青春年华,就华发满首。
梅婷是个极为聪慧的女孩子,能感觉到唐秋离对她的抗拒,并且猜测到这种抗拒,是心理上的挣扎,一定和另外一个女孩子有关。
虽然她很想知道,在唐秋离心里扎下根的那个女孩子是谁?唐秋离和她之间,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,唐秋离在东北的时候,到底发生了什么?这一切,梅婷都迫切想知道。
即便如此,梅婷没有一次试图询问唐秋离,她明白,等到唐秋离主动对她说出一切从前的故事之际,是她收获爱情果实之时,她小心呵护心底的这份炽热,为此不惜改变自己。
这一切,梅婷都认为很值得。
(未完待续)



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三百一十六章 礼下于人
早上醒来,唐秋离的脑袋还在发晕,隐隐作痛,太阳穴蹦蹦的直跳,坐在床上,迷糊好一会,才看着收拾的很整齐的房间,自己的军装板板整整的挂在衣架上,这一定是梅婷在自己睡着后打扫的。
1...136137138139140...1146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