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征战岁月
时间:2023-05-27 来源: 作者:柳外花如锦
唐秋离的举动,完全是处于下意识的少年心性,梅婷的感觉可不一样,她又看到了唐秋离的另一面,大男孩儿的调皮和狡黠,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他,谜一样的男孩儿,梅婷心里暗自感叹,似乎都听到了自己,发自内心深处的叹息。
宋哲元好不容易突破重围,脸上的汗都下来了,可见,刚才记者们的火力该有多么凶猛,逼得老江湖都两颊见汗,他朝着唐秋离一阵苦笑,记者们这才发现,今晚的主角,已经巧妙的混了进来。
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,唐秋离在梅婷的陪伴下,终于出现期盼已经的记者们面前。
璀璨的灯光,照在一身戎装的唐秋离身上,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坏,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华北地区的风云人物,惊讶,赞叹,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记者,都是见过大场面的,还是被台上这位少年将军的风采,瞬间刺痛了眼睛。
窃窃私语声响起,不但对唐秋离本人,还有陪伴在他身边梅婷,这个美貌的女军官又是谁?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?记者们展开想象的翅膀,各种猜测,无数的疑问。
先是中央社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提问,“请问唐将军,对于在小五台山剿匪取得的重大战果,您本人如何评价?这些土匪您打算如何处置?”
很明显,这是严格按照事先约定好的问题提问,对敏感的宋哲元遇刺一案,为时三天的大搜捕等敏感话题,只字未提,中央社的笔杆子们,果然能深入领会领袖的意图。
“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,剿灭土匪,保境安民,维护地方,是军人的职责,经此一役后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冀、察、热、晋、陕等省的商路,可以畅通无阻,再无匪患之忧虑,地方民众,可以安居乐业,尽享天平。”唐秋离朗声说道。
底下爆发出,雷鸣般的掌声,唐秋离所言确实,因为太行山区横贯华北,各省之间的交通要道,多路经此地,而太行山区的匪患尤为猖獗,历经几百年,历朝历代都曾花大力气清剿,屡剿不灭,难以根除,顽匪越剿越多。
到了满清晚期,民国初年,社会动荡,民不聊生,竟成蔓延趋势,遂成地方治安之心腹大患,而唐秋离毕其功于一役,根除太行山区百年匪患,单从这个意义来讲,功莫大焉!
“回答你下一个问题,因为土匪拒绝投降,并提出苛刻条件,拒不接受招安,顽固不化,政府他们的容忍,被视为软弱可欺,被围期间,还屡次偷袭我部官兵,造成我部严重伤亡,鉴于此,就在三十分钟前,我以命令部队,对被围之匪部,就地歼灭,永绝后患!”
唐秋离的话音刚落,底下交头接耳的议论声顿时响起,这些记者,都是亲眼目睹过小五台山包围圈的实景,两万多人,那是何等壮观的场面。
就被这位看似温文尔雅,言谈之间风度翩翩的少年将军一句话,全部就地消灭了,就是两万多只鸡,也得杀上半天吧?称得上是谈笑间,土匪灰飞烟灭。
记者们手中的笔,飞快的滑动,这条新闻,对于他们也太重要了,自民国之初,没有那一支部队,取得过这么巨大的剿匪战果,一旦发表,必定举国震动。
他们似乎才想起来,对着他们侃侃而谈的人,是一位手握重兵,顷刻间,能决定几万人生死命运的杀伐将军。
唐秋离注意到,几个一看就是典型日本人的记者,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眼睛之中,凶光闪烁,很明显,他们知道包围圈里面,有几千名日本士兵,刚才唐秋离的话,就决定了日本人的下场和命运,这个支那屠夫,他对大日本帝国,犯下了滔天罪恶。
这几个日本记者眼中的仇恨,毫不掩饰的怒视着唐秋离,如果目光能杀人,唐秋离已经死了几千次。
(未完待续)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八十七章 记者招待会(四)
唐秋离看那几个日本记者的脸色,就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甘休,自己一声令下,几千日本人就这样丢了性命,把这几个家伙都心疼死,偏偏还不能拿到桌面儿上来说,打掉牙往肚子里咽,大概就是这滋味,一会儿指定跳出来,不会有什么好事儿。
“唐将军,我是上海《大公报》记者,据传闻,被包围的土匪里面,有现役的日本军人参与其中,为此,日本华北驻屯军还派出大量飞机前去解救,被独立师击落若干架,请问唐将军,确有其事吗?您对这件事情有何看法?”
提问的是一位长相秀气的年轻女记者,问的问题可挺犀利,唐秋离心中暗笑,小姐,你的问题,不是戳日本人的心窝子吗?正好,给了我一个骂日本人的机会,你太可爱了!
“这位小姐,各位记者,我现在郑重的告诉大家,绝无此事,日本军队是正规军,怎么能和土匪搅合在一起,不但如此,世界各国的军队,都对破坏社会秩序的土匪,采取坚决剿灭的态度。
“和土匪勾结的军队,就不能称之为军队,只能是一群败类、人渣、流氓、恶棍组成的武装团伙,这种下三滥的手段,为各**界所不耻,能做出这样决定的指挥官,他本身的人格和军人的荣誉与尊严,就值得质疑,因为他根本不配军人这一光荣的称呼,而他自己,就的典型的白痴、无赖加恶棍。”
“至于和日军飞机交火,更是无稽之谈,日本军队的飞机,拥有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性能和武力,日本飞行员都是训练有素的精英,众所周知,独立师是地面部队,根本没有能力与来自空中的威胁相抗衡。”
“所以说,这是别有用心的人,在挑拨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,蓄意破坏当前的稳定局面,中日双方恪守《塘沽协定》,而且,日本是个讲信义的国家,绝对不会做出派飞机,帮助土匪的无耻加无赖,流氓加混蛋的勾当。”
“除非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疯子、精神病患者,或者是脑袋进水,小儿麻痹后遗症,抽羊角风,高烧到八十度,同样,他们的高级军官也是如此,否则,不会做出这样的可笑又幼稚的决定,所以,要提醒小姐,不要听信传言,要相信事实,”
唐秋离这番话说的,大义凛然,慷慨激昂,不知道真相的,还以为他和日本人是铁哥们儿的关系,瞧人家,处处维护日本军队的尊严,一句有损中日邦交的话都没有,真有水平!
只有几个资深记者,老于世故,从唐秋离的话里,听出点儿弦外之音,唐将军是借题发挥啊,指桑骂槐,话中有所指,大有深意,可是,这些老油条,绝不会把自己的猜测透露出去。
一种暴雨般的掌声,在场的人,都为这位年轻英武的将军,风趣幽默的话,给感染了,即回答了记者的问题,又阐明自己的观点,还对这种现象冷嘲热讽,最后是忠告,那些年轻的女记者,眼睛里都是小星星。
知道详情的宋哲元,在唐秋离身后,差点儿憋不住笑出声来,连忙假装咳嗽,掩饰过去,秋离也太有意思了,把日本人骂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,偏偏还没法争辩,真是王八掉灶坑,又憋气又窝火。
梅婷也知道此事,她的眼里满是惊讶,今天,又让她看到了另外一个唐秋离,神采飞扬,侃侃而谈,嬉笑怒骂皆成文章,而且他抓住记者提问的契机,敏捷的思维转得很快。
在梅婷的眼里、心里,其他人都不存在了,只有自己眼前这个魅力四射的大男孩儿,在她的记忆里,没有一个人能做的这么出色,让日本人吃个哑巴亏还不算,当做这么多媒体记者的面儿,又把日本人的皮扒掉几层,梅婷觉得,唐秋离就像一块有着巨大吸引力的磁铁,把自己的心,不由自主的吸引进去,渐渐难以自拔。
秋泉和山虎实在忍不住了,借着身份的便利,赶忙溜到大厅外面,俩人对视一眼,忍不住捂嘴狂笑起来,冷峻的秋泉,难得这么失态的狂笑,他就觉得很荒谬,指着秃子骂和尚,偏偏和尚没法还嘴,有意思极了。
今天来的日本人也不少,小秋这通连损带骂,估计日本人差不多快吐血了。
可不,今天来的日本人,名义上是记者,那个不是有着特殊的身份,对军方的的事情,比普通的日本下级军官知道的还多,日本飞机吃了大亏的事情,他们早就知道了。
只不过,华北驻屯军航空兵部队,把这件事视为奇耻大辱,部队内部禁止谈论,还有那些拿不上桌面的理由,只能把掉了的牙,和着污血咽到肚里,吞下这杯自酿的苦酒,把对唐秋离的仇恨,刻到骨头上。
哪成想,唐秋离借题发挥,把日本军队骂个体无完肤,连狗屎都不如,竟然连神一般存在的天皇陛下,也捎带着骂了,到后来,他们已经听不清唐秋离说的是什么。
只是耳朵里“嗡嗡”作响,看着唐秋离不停张合的嘴巴,恨不得冲上前去,把他当场撕成碎片,吃了他的肉,喝了他的血,天皇陛下是何等尊贵,我大日本帝国亿万子民的神,岂能让这个支那魔鬼肆意侮辱。
这些日本记者,就觉得血压在升高,脸色由紫胀的猪肝色,又变成铁青色,他们冲上去的冲动,只能在心里想想,连个小手指头都不敢动,这个魔鬼,会当场把我们都击毙,而且眉头都不会皱一下。
完了,还运用如簧巧舌,利用我们的尸体,大做文章,让帝国陷入更加难堪的地步,打又不敢打,说又说不过,这些日本记者的胸口,有一股气在压着,嗓子眼发甜。
偏偏唐秋离没打算放过他们,他装作在记者群中扫视一圈儿,忽然惊讶的说道:“那几位记者朋友,看你们的脸色不对,神情也不正常,是不是心脏病突发,或者是临时性癫痫发作,不要不好意思,既然来了,都是朋友,我们要对你们的身体负责,卫兵,把军医叫来,这里有几个病人!”
为首的那个记者,连忙摆手,艰难的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句话:“阿里嘎都,没事,只是空气不流通,不要叫军医。”
唐秋离装作很惊讶,“原来是日本新闻界的朋友,那就更不敢疏忽了,要是死在现场,我无法向你们的领事馆交代!没照顾好日本朋友,我内心会很自责的”
有不少年轻的记者,有点儿鄙夷的看着唐秋离,原来也是个崇洋媚外的家伙,徒有其表,听说是日本人,马上大献殷勤,关心过头儿了吧?指望这种人守卫华北,有点悬!
更多的记者品出味道来了,在场的有将近一千来人,唐将军偏偏对这几个日本记者格外关注,咋看也不是为了体现中日邦交,倒有些猫玩儿耗子的意味,大有文章啊,这些吧嗒出滋味的记者们,饶有兴致的看着下文。
这几个日本记者都快要疯掉了,好悬哭出声来,就差祈求天照大神,让自个支那恶魔变成哑巴,不是你骂我们的天皇,还有帝**人,我们能这副要死要活的样子吗?还来欺负人,招惹你了?我们跟你拼了。
为首的那个日本记者上前几步,艰难的咽了一口吐沫,嘴里这个发苦啊。
“尊敬的唐将军,我是日本《朝日新闻》驻华北记者,小林嘉义,首先祝贺唐将军取得此次小五台山剿匪大捷,也感谢唐将军对我们大日本帝国的信任,出面澄清谣言,维护了大日本帝国的名誉和尊严,谢谢!”说完,还深鞠一躬,表面文章做得十足。
唐秋离一副理所当然,为日本朋友两肋插刀的架势,心里却知道,不像表面这么简单,日本人才没有这么大度和好心,恨不得把自己生吞活剥喽,这是小日本儿惯用的伎俩,嘴上抹着蜜,心里揣把刀,等着接招就是了。
“唐将军,我们联合记者团回到北平后,知道了这样一件耸人听闻的事件,五天前,唐将军带领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,悍然包围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大楼,把正在开会的,持不同政见的政务委员,当场逮捕五十多人,投进监狱。”
这家伙说道这里,故意停顿一下,狡猾的小眼睛,紧紧盯着唐秋离,观察他的反应,“并且在逮捕过程中,士兵们使用了非常暴力的手段,致使多名政务委员和他们的随从身负重伤,使用这样的手段镇压持不同政见者,任何国家都从未有过,有违民主国家的人权,这是典型的独裁和军阀行为。““更为奇怪的是,南京政府和你们的蒋委员长,对此骇人听闻的事件,竟然没有做出一点反应,那么,唐将军是得到了南京国府的授意吗?请唐将军就此事,向在场的新闻界朋友说明一下事件真相!”
这个小林嘉义嘴巴够毒的,言辞如刀,先是给唐秋离定性,独裁者、大军阀,两顶大帽子先扣上,接着又把南京国府和蒋委员长牵扯进来,如果唐秋离应对失据,受损的可不就是他自己,还有中华民国的领袖蒋委员长,这事儿非同小可,事关国体,领袖声誉!
(未完待续)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八十八章 唇枪舌剑
全场顿时安静下来,这是记者们憋在心里,却不知道怎么提问的问题,平津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,中国的记者都深谙祸从口出这个道理,自民国初建以来,用枪杆子解决政治问题的事件,还少吗?
远的不说,蒋委员长,不正是用这种办法来对付**的吗?手段比这血腥多了,也没见那个敢公开唱反调。
唐将军有这么大的动作,没有南京蒋委员长的授意,他敢吗?这类敏感问题,还是少问为佳。
其中那些想为南京政治派系,趁机想捞点儿好处的记者,回到北平,见局势已经尘埃落定,无法挽回,再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,这些人都是见多识广之辈,也就偃旗息鼓,假装不知道此事。
现在,日本人公然把这件事抖落出来,联想到宋哲元遇刺,恐怕那位大公报的记者,提出的问题,有可能存在,唐秋离是把日本人收拾惨了,日本人借此事发难。
最好让唐秋离见恶于南京国府,特别是蒋委员长,在落个独裁者,大军阀的恶名。
这些人心情复杂,一方面不想使蒋委员长的名誉受损,另一方面也盼着唐秋离,在日本记者面前,栽个大跟头,名誉扫地,也解了他们心头那点儿私仇。
另外一些没有私心杂念的记者,很是担心唐秋离,日本记者提出的问题,不好回答,尺度拿捏困难,尤其还牵涉到国家领袖,毕竟抓人是事实存在的,三天大搜捕,几千人入狱,这么大动静,不可能封住所有人的嘴。
这些记者,用担心的目光看着唐秋离,实在不忍心他们喜爱的少年将军,毁在日本人的手里,这些日本人也够可恶的,那壶不开提哪壶。
那些年轻的女记者们,更是紧张,心中的偶像,要是在瞬间倒塌,对于她们来说,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和伤害,她们的手不由自主的攥紧,紧张得手心都是汗水。
梅婷更紧张,这件事是她一手操办的,抓了多少人,都是些什么人,没有比她更清楚的了,这些人的背景都不简单,和日本人的关系更是复杂,当初,梅婷也替唐秋离捏一把汗,否则,也不能有那份举足轻重,给军统局的秘密报告了。
梅婷紧张的看着唐秋离,关切之情,溢于言表,可惜的是,唐秋离并没有觉察到,唯一面色平静的,就是宋哲元,在他看来,日本人提出的问题,简直太小儿科了,放在秋离这,做梦都能应付得来,全场,反而是他最不担心。
唐秋离笑了,很灿烂,很阳光,还很轻蔑和鄙视。
倏然,他收起昙花一现的笑容,脸色严肃得可怕,一股冷峻之气,喷薄而出。
“小林先生,你这个问题提得好,本来我就想,对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说明此事,既然你提出来,那就当是回答所有记者朋友们心中的疑问了。”
“何为持不同政见者?请大家看看下面的东西,我再回答问题,”唐秋离一挥手,参谋们迅速的把王揖唐他们,拟定的华北五省自治提案,发到记者们手中。
底下传来一阵惊讶的议论声,很显然,记者们并不知道华北政务委员会内的亲日派们,搞出这么个东西,只知道是以通匪的罪名被逮捕的。
“大家都知道,一个主权国家,是决不允许有分裂行为,而被逮捕的这些人,恰恰干的就是这样的勾当,作为军人,维护国家统一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,这还要南京国府下令吗?”
“他们干的是什么勾当,是卖国行为,是数典忘祖,背弃祖宗的行为,称他们为国贼,一点儿都不为过,对于此等国贼,人人得而诛之,何况唐某身为军人,更是义不容辞,只是关押,已经体现了南京国府的宽大和领袖的仁慈,就是当场枪毙,也属于正常行为。”
“小林先生,要是你们日本列岛有一些人,要求本州自治,北海道自治,脱离中央政府,你们日本政府会答应吗?你们日本军人会答应吗?你,小林先生会答应吗?”
小林他们这些日本记者,正被唐秋离抛出的重磅炸弹,炸得晕头转向,猛听到唐秋离问到他,这可是原则问题,想要在大日本帝国搞自治,长几个脑袋,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:“当然不答应,而且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!”
一片嘘声响起,小林这才醒悟,又落在唐秋离的语言圈套里,自己对分裂国家的人痛恨异常,却对别的国家,惩罚分裂者横加指责,这不是自己打嘴巴子吗?
而且打得还很卖力气,很敬业,小林忍不住在心里骂自己,真是蠢驴一头,神马玩意!
“既然小林先生是这种态度,那为何对唐某采取的正常行动,横加指责,还扣上什么独裁、军阀等大帽子,意欲何为?用心何在?”
“看小林先生刚才的态度,颇有些气急败坏,能代表日本政府发难,认定唐某是凶手,难道他们搞的所谓华北五省自治,很符合日本政府的利益?或者是日本政府在幕后推波助澜,大加支持?”
“我不相信,日本政府是个标榜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,怎么能干这种卑鄙、龌龊的勾当,这就是政治流氓加无赖的行为,是上到最高统治者,下到普通民众都是疯子加战争狂的国家,才能做得出来!”
“是典型的自大、自狂又自卑、善妒,充满野心的国家才能干的无耻行为,小林先生,你说对吗?”
小林已经快昏倒了,天皇陛下啊!不是我无能,是唐秋离这个支那魔鬼太狡猾,我尽力了,您还是被骂的猪狗不如,回去就自杀以谢罪!
记者们的掌声,快把大厅鼓爆了,大家心里这个痛快,指责的是句句到肉,骂的是痛快淋漓,偏偏是一点儿毛病都挑不出了,放在外交场合也是无懈可击,骂的就是你们日本,你们却没有理由反驳。
没想到这位少年得志,手握重兵的将军,词锋如刀,和战场上的功绩相得益彰,文武全才,谁也没有注意到,日本记者已经狼狈不堪的溜走了。
他们很清楚,明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,都会醒目的刊登出今晚的精彩谈话,他们回去,将要承受司令官阁下的怒火,能不能见到下一个早晨的太阳,都是未知数。
记者们把唐秋离围在中间,争着让他签名,唐秋离有一种穿越前,天皇巨星的感觉,那些年轻的女记者,更是卖力的往前挤,都想在这位年轻将军面前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梅婷眼角湿润,远离人群,温柔的看着被众多美女记者包围的唐秋离,这个男孩儿,今晚绽放的光彩,已经彻底淹没了她坚硬的心,黑白相间的浓发,似乎有许多故事,梅婷有一种探寻的冲动。
梅婷清楚,他的影子在自己心里,再也无法驱除,就是在梦中,也会出现,这次来华北,对于自己来说,是一种深度的迷失,而这种迷失,如此美好,他挺拔的背影,在梅婷眼里,高大而可依靠。
他的怀抱一定很强健有力,很温暖,那是什么感觉?很想体验,梅婷为自己的想法而脸颊飞上红晕,幸亏没有人看得到,她暗暗吁了一口气,却抬头迎上宋哲元睿智的双眼。
那双眼睛里,包含着复杂的深意,似乎看穿了梅婷女儿家的心思,梅婷的心,没来由的慌乱起来,是被人发觉心里青春秘密的那种慌乱。
宋哲元只是一笑,现场冷静的,唯独他一个人,所有人的情绪和反应,都落在他眼里,梅婷的失态,自然逃不过,这段时间的相处,他对梅婷的印象大为改观。
这个美丽的女中校,和他接触过的军统局,所有的特工都不同,心里的善良和纯真几乎没有丧失掉,工作认真负责,是个干才,难能可贵的是,梅婷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,而是尽力的融入这个新的群体。
以宋哲元老于世故的眼光看得出,梅婷喜欢上了唐秋离,可是,唐秋离对她却没有感觉,依然是防范心理极强,这就注定了梅婷,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,艰难坎坷伤心悲痛,宋哲元只能在心里叹息。
这件事情,他没法插手,他也隐约知道,唐秋离在东北的时候,有个未婚妻,两个人的感情极深,而未婚妻被日本人所害,使唐秋离对日本人的仇恨,几乎占满了他的整个心间,根本无法容纳其他的感情。
在北平,不是没有家世、容貌、自身条件俱佳的女孩子,青睐于她,也有不少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的父母,委托他说项,每次刚一提起,都被秋离断然拒绝。
像秋离这样优秀的年轻将军,平津两地名人,到那都是女孩子心中的最佳人选,梅婷也不例外,只是这条道路有多艰难,情窦初开的梅婷并不知晓,宋哲元只能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。
果不其然,第二天,全国各地的各大报纸,都用头版头条报道了二十九军代理军长,华北独立师师长,冀察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,平津警备司令部司令,陆军中将唐秋离在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。
有的报纸,甚至用整个版面来报道这件事情,还加了很多记者采访感言和杂记,唐秋离和梅婷的巨幅合影照片,也赫然出现在报纸上。
一时间,举国上下,都在谈论此事,唐秋离又一次被推到分风口浪尖上。
(未完待续)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八十九章 整军备战(一)
记者们妙笔生花,各色的大标题,什么“一战靖华北,太行变通途,”“谈笑间,两万土匪灰飞烟灭,堪比当代周郎,”“嬉笑怒骂皆文章,挥师太行出奇兵,”“华北一良将,党国新功臣,”等等不一而足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