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征战岁月
时间:2023-05-27 来源: 作者:柳外花如锦
就目前的形式而言,他可不想招惹山西那位土皇帝阎锡山,此公端的了得,把山西经营得铁桶般严实,针插不进,水泼不透,连蒋委员长屡次图谋,都铩羽而归,无奈之下,尽管恨得牙根痒痒,只好认可山西全省的半独立状态。
此公有句名言“存在即是真理”,基于此信条,在八年抗战期间,阎锡山的态度,在国共日三方之间摇摆不定,起初,想借**八路军之力,抵挡来势汹汹的日本人,又把中央军请进山西,作为助力,后来,日本人占了山西全境,虽痛恨日本人霸道,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儿,却屡次想和日本人媾和,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。
此公把山西视为自己的独立王国,各派势力,谁都别想染指,惹火了他,在最关键时刻,从背后捅刀子的事儿,不是不能干出来的,最起码目前不行,等小鬼子把他打疼了,自己再去救驾,效果就不一样了。
另外,他通知刘铁汉,按照部署,特种支队,除到北平的兵力之外,其余的部队,都潜入华北所有有日军驻守的地方,侦察敌情,隐蔽待命,情报处长于得水,要在最短时间内,把华北的地形图搞出来,越详细越好。
防空大队扩编为防空旅,派专业人员,到各地去采购防空器材,他会让朱紫轩老人,趁着目前德国和中国之间,还保持着良好关系之机,从德国采购高射机枪和高射炮,日本鬼子的飞机,不是吃素的,都是些疯狂的魔鬼。
发完电报,他又在脑子里盘算一下,到北平的部队,已经接近一万六千多人,目前的形式下,这些部队还够用,平津警备司令部,得用自己的部队。
考虑完这些,唐秋离觉得很困倦,这时,外面传来隆隆的飞机声,这是鬼子的飞机,在北平上空肆无忌惮的掠过,更坚定了他成立防空旅的决心,而且是最好的装备。
朦胧睡去,恍惚觉得还是在东北的深山密林中,纷飞的弹雨,隆隆的炮声,战士们冲锋的身影,依次从脑海里闪过。
高山之巅,白云深处,小玲的身影,清晰的出现,盈盈笑脸,如百合花般盛开,小玲的手上,还领着一个如天使般可爱的小女孩,正在对他招手,嘴里还喊着什么。
但他却听不见一点声音,只是感觉到,她在呼喊着爸爸,唐秋离朝着她们母女两个飞奔过去,身下似乎骑着一匹高头大马,又好像是赤脚奔跑在绿草如茵的原野。
他跑的很急、很快,小玲和孩子,却一直在远方,并未接近,突然,在她们母女的身后,出现一个巨大的黑洞,黑洞里伸出一只巨大的手。
他急得大声喊叫,从小玲的剪水明眸里,他看出依恋和诀别,黑手猛地抓起小玲和孩子,瞬间消失在黑洞里,他纵身一跃。
所有的幻想和梦境都消失了,唐秋离睁开眼,窗外,已经夜色阑珊,满脸都是咸涩的泪水,这一刻的梦境,宛如揭开了他强制封闭的思绪,种种往事,一起袭上心头。
他走到窗前,茫然的望着窗外的夜景,人间的繁华,星空的冷清,恰如他此时孤单的心情,思绪无由的飞上天空,灯火稀疏处,好像还能看见他思念的身影。
听到他呼喊声音的卫士们,在山虎的带领下,神色紧张的持枪冲了进来,却看到了被门而立的师长,身影如雕塑般凝固,是那么地萧索和悲伤。
卫士们的心,被瞬间刺痛,他们知道,师长又梦见张院长了,类似的情景,自从张院长牺牲后,他们见过多次,每次都让这些忠诚的战士们感到心痛,思念一个人,竟然如此的刻骨铭心,似乎,房间内的空气,都弥漫着浓浓的悲伤。
山虎无言的让这些卫士退下,他实在不知道,应该和秋离说些什么,唯一能做的,就是陪他默默的站在窗前,感受和分担他的忧伤和心痛,忠实地保护他的安全,此时的唐秋离,思维茫然,在心智上,处于极端的虚弱状态,受到攻击,没有还手之力。
片刻,唐秋离长长呼出一口气,脸上已经恢复了惯常的淡然,似乎刚才的一切,都没有发生过,判若两人。
山虎的心里,更加痛楚,他知道,小秋把自己的心痛与思念,又强压在心底,这种痛楚,深邃而持久。
看到山虎担忧的样子,唐秋离展颜一笑,拍着山虎厚实的肩膀:“虎子,别担心,我没事儿,只是刚才梦见了小玲,还有孩子,好了,时间也到了,走赴宴去,看能遇到哪些牛头马面!”
北平的燕京大酒店,仿欧式建筑,为北平少数几个高档的消费场所,非达官贵人、巨贾富商不敢涉足,其不菲的价格,足以使平民阶层望而却步,只能远望里面的璀璨灯火,耳听丝竹管乐,做无限遐想,感叹人生的不公。
唐秋离一行到达时,酒店门外,已经停满了车辆,更有在这个时代引为新奇之物的汽车,门口的霓虹灯闪烁,似一位浓妆艳抹的摩登女郎,张开猩红的双唇,诱惑你心底的**。
门口戒备森严,二十九军警卫团的士兵,荷枪实弹,严格检查每位宾客的请柬,武装警卫一场酒会,也是民国时期的一景。
看到唐秋离悠然的走近,带队的警卫团长,参加了今天的会议,认得这是新任的副军长,忙上前立正敬礼,亲自引导唐秋离一行进入酒店,神态恭敬无比,似乎以能为这位传奇人物带路,是他莫大的荣幸。
宽敞的大厅里,悠扬的乐曲,装扮今晚的豪华,名媛贵妇、大亨阔佬,一堆的在那随意的闲聊,警卫团长紧走几步,在司仪耳边嘀咕几句,司仪一愣,有些不相信的看着肩上将星闪烁,气度非凡,神态淡定的少年将军,似乎不敢相信他的年纪。
“二十九军副军长、华北独立师师长、冀察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、平津警备司令部司令、唐秋离将军到!”一长串的官衔和头衔,从司仪的嘴里,如行云流水般清朗的唱出,也真难为这位司仪先生,中间竟没有换一口气,功夫了得!
人头攒动,言语攘攘的大厅,当时一片安静,连乐队也停止了奏乐,人们都把目光投向大厅门口,争睹这位在华北风头正劲,手握实权,新近崛起的少年新贵。
今晚的宴会,就是特别为他举行的,参加宴会的众人,对于这位唐将军的事迹,大多有所耳闻,评价各异,褒贬不一,却只闻其声,不见其人。
唐秋离淡定从容,步入大厅,坦然迎接众人的目光,一阵窃窃私语,如同平静的湖面,掠过微风,激起道道涟漪,一时间,大厅里的人,什么样的想法都有,什么样的目光都有。
宋哲元作为今晚的主人,笑声朗朗的迎上前来,亲热的拉着唐秋离的的手,此举明确表示,平津第一号人物,和这位唐将军的关系不一般,难怪会委以诸多重任。
唐秋离的目光,在众人脸上一扫而过,目光相交的刹那间,大家为他的风采和气度所震慑,既无少年的轻狂,也无行伍的粗野,顾盼之间,目若朗星,英气逼人,好一个少年英武,玉树临风的将军。
更多的名门闺秀,心里一颤,他的目光,能穿透我的心,激起一池春水,一瞬间的目光交织,竟然使这些女孩子心神俱醉,几无自拔。
(未完待续)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三十五章 智斗
宋哲元走上前台,依然拉着唐秋离的手,无奈,唐秋离只能在众人的注视下,侧身站在宋哲元身后。
几句简单的开场白,趁着众人的目光被宋哲元吸引,唐秋离才有机会观察下面的人,戎装在身、长袍马褂、西装革履,人们的穿着各样,土洋结合,中西合璧,恰如现今的中国局势。
让他感到刺眼的是,有几个日本军官,夹杂在人群中,饿狼一样的眼睛,狠狠的盯着自己,恨不得把自己生吞活剥了,唐秋离毫不示弱的还以眼神,目光交锋间,竟似乎有火星崩现,这是仇敌间的敌视,只有鲜血,才能化解。
日本驻北平领事,小林健次郎竟然也在场,唐秋离朝着他促狭的一挤眼,这家伙的脸色,当时就铁青,转头和那几个日本军官耳语几句,立刻,唐秋离就感觉到是被几条饿狼盯上了。
这家伙,日本浪人的事情,还没有答复,得提醒他一下,好几万块大洋的生意,不做怪可惜的。
“各位来宾,大家都知道,我身旁的这位,就是二十九军新任副军长,平津警备司令,冀察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,唐秋离将军,并且还是华北独立师师长,下面,我有件事情要宣布,因身体不适,本人将于近日,去上海疗养,在我离职期间,二十九军的军务和华北的政务,均由唐将军代为全权管理,行使我的职权!”
这个决定一宣布,当时就像在平静的湖面,投下一块巨石,激起千层波浪,人们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,别说是大家,就是唐秋离也感到意外,还以为宋哲元要过段时间,才会出去避风头。
底下的日本人,更是惊愕异常,和宋哲元打交道,多少能捞取点好处,换上唐秋离这个死敌,大日本帝国的利益,会受到损害,这是非常不利的局面,小林健次郎的脑子,在飞快的运转。
二十九军的军官们,自然是欢迎,这也是老军长的意思,他们拼命的鼓掌,一是对老军长的决定,表示拥护,二是欢迎唐秋离上任,其他各派系的人,心情不同,表示各异。
日本人彻底的绝望了,原来他们还准备挑动二十九军的军官们,一致反对唐秋离代理华北的最高军务和政务,日本人深知,中国的军队,派系林立,二十九军是西北军的老底子。
当初,默许二十九军进入平津地区布防,也是考虑到,西北军受南京政府的多方排挤,必定会心有怨恨,和南京政府离心离德,便于拉拢和控制,进而,为华北五省自治扫清障碍。
唐秋离作为中央军新晋的嫡系,怎会这么快就取得了,这些西北军军官们的拥护和爱戴,原来以为,还可以看一出龙虎斗,日本政府可坐收渔人之利,没想到,事情竟然是这样结果,宋哲元竟然甘心让出自己的位置,中国人,真是搞不懂在想些什么?
于是,在北平六月的夜晚,唐秋离正式走到了华北军事和政局的前台,各方的目光和焦点,都聚集到他的身上。
立刻,唐秋离成了全场瞩目的中心,他朝着宋哲元苦笑一下,心说,宋老哥,你真会搞突然袭击啊,这种场合,自己不答应下来,就会使宋哲元陷入尴尬的境地,二十九军的军官们,也会很反感,答应下来,就会站在风口浪尖,成为众矢之的。
也罢,豁出去了,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,就提前进入角色吧!宋哲元早就把位置让给他,“各位来宾,唐秋离秉承祖先意志,习武强兵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,抵御外敌,消灭侵略者!”
这几句话说的够明白,够直接,谁都知道,在这种场合下,外敌指的是那个,不少人把目光转向那几个日本人,日本人早就面色铁青,看得出,在强忍怒气。
一个日军少将,按耐不住,分开众人,走到前面,左手紧握指挥刀刀柄,用咄咄逼人的语气问道:“请问唐将军,你的话是什么意思?不觉得是在蓄意破坏中日邦交吗?”
场上的气氛,顿时凝重起来,来宾们都感觉出了火药味儿。
唐秋离嘴角浮出一抹嘲讽微笑:“阁下是哪位?”“大日本帝国,华北驻屯军第三旅团,旅团长大岛正义”,日军少将骄横的回答道。
“大岛阁下,你不觉得在这种场合,无端的打断主人的讲话,很失礼吗?难道日本将军都是这么没有教养?”这几句诘问,把大岛问的哑口无言,脸色气成猪肝,确实是自己失礼,大岛就觉得心头有一股熊熊燃烧的怒火,恨不得一刀劈死这个可恶的支那人。
看到日本人这副模样,二十九军的军官们,发出一种哄笑。
“还有,大岛阁下急不可耐的跳出来,莫非承认自己是外敌,是侵略者?两国就是敌对状态,既然如此,那中日之间还有何邦交可言?不知这破坏的罪名,从何谈起?如果大岛阁下,不认为自己是外敌,是侵略者,那么,阁下急不可耐的跳出,言语之间咄咄逼人,责问唐某,又是为何,居心何在?”
唐秋离的声调渐渐高昂起来,带着怒气,他实在是厌恶日本人这副嘴脸,若是在平时,他连看一眼这些日本垃圾的兴趣都没有,可是,现在不行,这是外交,是另一种战场,不过,这个垃圾既然主动来讨骂,就不能放过,不成全你,对不起这副嘴脸!
众来宾没有想到,这位年轻的将军,平津和华北地区的实权人物,词锋如此犀利,嘲笑了大岛之后,还不打算放过他,步步紧逼,句句责问,这个大岛,如何都不能够自圆其说。
二十九军的军官们这个解气,副军长就是厉害,句句占理,言辞锋利如刀,他们在心里暗暗叫好,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,宋哲元在一旁微笑着,他觉得,自从唐秋离来到北平后,还不到一天的时间,就觉得自己处处心气儿顺。
大岛张着大嘴,气得浑身乱颤,就像是要抽羊角风,真担心他一口气儿上不来,当场去见他的天照大神。
大岛觉得唐秋离说的话,完全不对,却不知道怎么反驳,又不能动武,就算动武也占不了便宜,毕竟中日之间,还没有撕破脸皮,虽然帝国早就做了侵华的准备,可在这种场合能说吗?说日本就是要占领你们中国,估计没等回到军营,就被上司枪毙了。
难道就被一个小小的支那军人给问住了?大日本帝国的将军,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,大岛浑身的血液,都涌到脸上,看着唐秋离嘲弄的表情,周围看客鄙夷的目光,大岛脑袋“轰”的一声,眼前一黑,当场晕倒。
众人一愣,这日本人也太小心眼而了吧?气性够大的,就这样也能气昏过去,真是奇闻。
唐秋离也是出乎意外,小鬼子就这点儿心里承受能力,还想侵略全中国?可怜的家伙,早知道这样,就不摧残你幼小而脆弱的心灵了。
二十九军的军官们,再也忍不住笑声了,有的军官都笑出眼泪,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,被气昏过去的日本军官,平时见到他们,都是不可一世,骄横跋扈的模样,都不拿正眼儿瞧咱们,好像自己是天下无敌,包打全球的架势,现在看来,不过如此,在他们的内心,对日本人的畏惧心里,消失了一大半。
后来,在和日军作战时,即便是面对几倍于己的强敌,他们也敢于带领手下的战士,拼死搏杀,不能不归功于今晚的一幕,这倒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好处。
小林健次郎见自己不出面不行,局面对日本人极为不利,要是不说几句,日本人的脸,都丢尽了,回去还不得一头撞死。
“尊敬的唐将军,自从《塘沽协定》签署以来,日中两国一直和平相处,并未发生冲突,将军的言论,帝国政府可以不去计较,但是,是否违背了贵国政府蒋委员长的国策,也不符合当今的形式,如果引起外交纠纷或是军事冲突,将军将如何对贵国政府和民众交代?”
小林不愧是职业外交官出身,言语刁钻,这家伙一开口,就切中要害,直指唐秋离的软肋。
大家听了,都沉默起来,对日本人多方容忍,让出了东三省,让出冀东,都和当前政府执行的国策有关,小林可以把唐副军长今天的言论,通过外交照会,向国府提出抗议,蒋委员长,整起煽动抗日的人来,比日本人都手狠,对付“一二九”学生运动中的学生,就是明显的例子。
“小林先生,至于国府如何处置,那是中国的内政,与你无关,日本举国上下,不会因为唐秋离的几句话,就全国都暴跳如雷吧?那样未免显得小气倒是小林阁下,身为领事,不能很好的约束贵国侨民,放纵他们在北平寻衅滋事,调戏妇女,被抓获后,竟然当场拒捕,一致造成我方人员,多人受伤,难道贵国侨民,都是这样品行低下,违法乱纪,顽劣不堪之徒?”
大家一听,得,又一个讨骂的日本人,小林领事的话,没有吓住唐将军,倒把火引到自己身上,有好戏看了。
(未完待续)
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贼
小林健次郎出头,想讨回面子,怎料到,唐秋离不吃这一套。
“小林先生,身为领事,有保护贵国侨民的重责,为何接到我方通知,协商解决贵国侨民犯法一事,你却置之不理,漠不关心,难道你视贵国侨民的生命如同儿戏?”
“此事传回日本,你又该如何对你们的天皇交代?今天,唐某几句话,引得你们大肆攻击和责难,又是外交纠纷,又是军事冲突,贵国侨民,在北平街头的所作所为,是不是在破坏中日邦交?领事先生拒不协商解决,是否严重失职,唐某负有保护平津社会治安之责,又当如何向北平的市民交代?我保留随时向贵国提出抗议的权利。”
唐秋离的态度愈发和蔼,语气更加轻柔,言辞却越加尖锐、锋利,众人听了,暗暗叫好,你看人家这话说的,句句占理,却无可挑剔,如此年轻,能成为统兵数万的一方大将,仅有担负保境安民之责,文采武功,却非常人所能及。
在场的女孩子,目睹唐秋离的风采,听着他吐字如珠的言辞,无不心醉神迷,少年将军,风流倜傥,顾盼之间,风采照人,这就是在闺阁春梦之中出现的梦中人。
她们很想通过各种渠道,去打听唐秋离的一切,却被眼前的斗智斗勇吸引,不忍离开,生怕少看他一眼。
小林健次郎的汗都下来了,自己的杀手锏没起作用,倒是被唐秋离给逼到墙角,这个支那人,太厉害了,必定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,不是不想去把那些浪人放出来,而是这个可恶的支那人提出的条件,实在是难以接受。
唐秋离看着小林的脸色,阴晴不定,一会儿青一会儿白,一双三角眼,在那滴流乱转,知道他在打坏主意。
他觉得今天很有意思,和日本鬼子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,倒也罢了,还要和这帮垃圾在舌头上争个上下,三国时期,诸葛亮舌战群儒,今日,唐秋离智斗倭寇,历史惊人的相似。
看到还在那昏迷不醒的大岛,和神情萎顿的小林,二十九军军官们崇拜的目光,还有那些女孩子的表情,他很有成就感,原来,言辞之间,还有这么大的奥秘,反正是不管用什么方法,让小日本儿不舒服,就是他最大的乐趣。
小林呆立一会儿,一咬牙,说道:“唐将军,就按照你说的办,明天我就去办理交接。”
唐秋离根本不在意他怎么说,反正是煮熟的鸭子,想飞都飞不了,他淡淡的说:“这件事,去找我的参谋处长去办,明天我没有时间,实在抱歉,”说完,还彬彬有礼的微一鞠躬,把功课做得十足,任那个也挑不出毛病。
小林一阵气结,僵在那,把唐秋离恨得入骨。
日本人的事情告一段落,唐秋离接着说道:“承蒙宋军长厚爱和信任,不已唐秋离年幼历浅,委以重任,秋离定当尊照军长的精神,为华北和平津地区的民心安定,贡献微薄之力,来,为了军长早日康复,重返平津主持大局,干杯!”
唐秋离适时转移了话题,觥筹交错,宾客一饮而尽,刚才的紧张气氛,荡然无存,只是日本人成了酒会的丑角,为大家茶余饭后闲聊,增添许多笑料,并演绎了多种版本。
唐秋离走下台来,二十九军的军官们,兴奋的围住他,尤其是那些团级军官,更是毫不掩饰对他的崇拜,这个比他们年纪小许多的副军长,今天一系列的出色表现,彻底征服了他们的心,尤其是卓尔不凡的英姿,铮铮风骨,雍容大度的气度,和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霸气,令这些桀骜不驯的军人们折服。
论军功、论文采,都是无法望其项背,在他们的军人生涯中,有了一个新的高度,这个高度,就是年轻的副军长。
可别小觑了这些中级军官,一般都经过正规军校的教育,有着良好的军事素养,在一支部队中,他们往往处于上升期,满腔的热血,没有被现实冷却,理想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辉,年轻的心,正在澎湃,这些团级军官,构成了一支部队的主体,姑且称之为少壮派。
和每个军官浅浅的碰杯后,唐秋离又被一些人围在中间,平津两地的富商和士绅,眼光都很独到,这是一位冉冉升起的政治和军事新星,早早和他拉上关系,以后不吃亏,这叫未雨绸缪。
唐秋离理解这些人,身在乱世,那个都会为自己找一个过得硬的靠山,对于这些人的殷勤,他给予礼貌的回应。
应酬间,他注意了一下那几个日本人,大岛已经醒过来,小林他们好像要愤而退席,也实在没脸待下去,今天丢人都丢到日本老家去了,被唐秋离这个狂妄的支那小子,如此羞辱和嘲弄一番,十分不甘心。
有几个中国人,似乎在那劝说,日本人悻悻的回席,紧绷着脸,又拿出那副死架子,周围的人都躲得挺远,好像怕沾上晦气。
唐秋离和宋哲元低声交谈,宋哲元对他是越看越喜欢,庆幸自己所托非人,华北这个局面,交给他,定当比自己干的好。
“宋委员长,冒昧打扰一下,老朽该当如何称呼这位少年?”不合时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,此话很是不敬,刚才宋哲元在台上,已经清楚的介绍了,唐秋离在军界和政界的职务,此人故作不知,明显的是瞧不起这个年轻人。
唐秋离转身一看,是一位长须飘然,精神矍铄的老先生,传统的长袍马褂,衬托的倒是有几分仙风道骨,精神硬朗的架势,初次见面,倒是令人好感,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,挑衅似的盯着唐秋离。
他的身后,还跟着两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,华贵大方,气度不凡,正上下打量唐秋离。
唐秋离见到是他们,是刚才和日本人在一起私语的那几个,正是他们的劝说,日本人才勉强留下来,显然和日本人的关系不一般,他对这几位的好感,当时大打折扣,和日本人打得火热,也不是什么好鸟儿!
其他的人,显然知道这三位是何方神圣,见他们找上了唐秋离,都停下交谈,观察这面的事情发展,倾听他们的谈话,见到王揖唐如此一问,那还不是自讨苦吃,唐秋离的词锋,刚才大家已经多有领教。
唐秋离淡然的问道:“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,为何有此一问?”
猜你喜欢